他告诉记者:“一般来说,日本当地的价格是中国的50%。”在中国内地生产的产品价格低于在中国台湾、香港生产的,更低于日本生产的。
“由于公众认识的只是牌子,不少电商就卖的是中国内地生产的化妆品,而用户往往以为是从日本进口的。”一般情况下,同一个品牌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生产,包装之间只有细微差别,普通消费者不易发现。比如,那些使用纸质包装的化妆品产地往往是中国大陆、或者中国香港。日本的企业对环保比较重视,日本生产的化妆品基本上是塑料包装。
品牌商观望的态度
奢侈品行业的法则是“品牌胜于渠道”,无论是箱包,还是化妆品,抑或水晶饰品,无一例外。
据记者了解,奢侈品一般采取直营与供应商两种渠道模式。爱马仕、LV、Channel这三家在全球均采取直营模式,以便实行严格的品牌管控制度。其他奢侈品,以及Dior(微博)、雅诗兰黛等化妆品品牌则是自营与多级供应商模式并存。
目前,爱马仕在中国一共有21家店,LV有40多家店。爱马仕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爱马仕中国目前并没有打算进入电商行业。LV中国相关人士亦表示,目前,LV中国区的总裁正在变更,对网络销售还没有进一步的打算。
“目前,国外奢侈品大牌对网购是观望的态度。”一位奢侈品电商高管告诉记者,虽然品牌商自己去做电商的可能性不大,但在中国做奢侈品电商必然会给其线下的价格体系产生部击,不然,电商的生意没法做。
一个有深意的事实是,去年底,Coach在天猫开设旗舰店。由于线上与线下的价格相同,经营惨淡。今年2月,Coach将这家店悄然关闭。
“对于奢侈品公司来说,无论直营还是供应商模式,因为品牌影响力大,就不愁销售。而网络代购、B2C电商却冲击了其线下渠道。”李成东认为,因此“爱马仕将会压制网络代购与B2C,以避免其线下渠道受到影响。”
目前,国内奢侈品网站生存维艰。
“算上人力、运营成本,奢侈品基本不盈利。” 走秀网公关许勤坦承,目前走秀只有30%的营收来自奢侈品大牌,40%的营收是韩式服装,剩下30%来自中端的国际时尚品牌。 她告诉记者,走秀网的定位已经不是“奢侈品”,而是中高端的女性商品平台,奢侈品只是吸引客户的营销手段。
此前,优众网CEO陈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做出判断,奢侈品购物网站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客单价要超过2000元。若以此标准来判断,国内那些冠着“奢侈品”头衔的电商网站亦是“名不副实”。目前,走秀网的客单价是600多元,而唯品会的客单价仅100多元,与京东、淘宝等大众平台类电商的客单价不相上下。
优众号称除了一线奢侈品品牌,已经与二线的奢侈品品牌达到了采购意向,可以去一些品牌商Show Room直接订货。
“奢侈品电商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,才能够获得规模性的发展。”亿邦动力网总编辑贾鹏雷告诉记者,拉动销量、打响品牌的国际大品牌的授权不易拿到,一些欧美二线品牌又不为国内消费者熟知,拉动销量需要时间。
同样,化妆品电商也开始转变求生。国际品牌的化妆品价格开始透明,利润也趋薄,自有品牌的利润空间更大。陈欧告诉记者,“目前,国内化妆品品牌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50%,那些国际品牌还更多的是用来吸引用户。”
而乐蜂网创建了针对成熟女性的自主化妆品品牌--静佳。乐蜂网CEO王立成亦表示,自有品牌是乐蜂网重要的产品组成。“自有品牌的利润比较高,并且也可以避免货源现象。”
李成东认为,推自有品牌的化妆品是一条“洗白”道路,但“年轻女性认可的化妆品还是国际大牌,化妆品创立自有品牌难度大于服装。”